南島相遇總囊螢
探索型
地方社區發展行銷
計畫名稱 囊螢東高【與南島語族相遇】創課微旅:螢光發掘、囊袋維持陪伴計畫內山篇(第三期112年度USR計畫)
指導單位 教育部
執行單位 行銷系 呂季芳助理教授、國貿系 翁裕峰助理教授
協力單位(開課的社區或社區單位) 旗山圓富社區、高雄市山澗八里永續促進會
完稿日期:2024/02/15
ㄧ、空候 全民運動喔
【 Cornhole 空候 布袋球 】
Cornhole/ 布袋球遊戲最初是在美國農村地區流行起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農民們會用豆袋或玉米袋子玩這個遊戲,並且把它當作一種娛樂和社交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Cornhole遊戲越來越受歡迎,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在美國南部和中西部的一些地區被稱為“bean bag toss”或“bags”。
曾被美國殖民的菲律賓也受這運動影響,成為校園推廣的全民運動,在2024年初菲國拜訪中發現這運動的吸引力與可參與市場的廣度大,「空候」即成為地方社區全民凝結的一個交集。空候遊戲的普及得益於它的簡單和易學性,人們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訓練就可以開始玩。此外,它也是一個非常社交化的遊戲,可以幫助人們建立關係和增進友誼,而且可以在戶外任何場地進行,已成為許多家庭、社區和公司聚會的熱門活動之一。
推廣運動從社區自製空候特殊的木製版開始,為推廣入社區也邀請社區在地木工製作改良空候競賽用品(包含木製版和沙包),此運動將納入USR專題課程推廣。
設計圖象是西拉雅文化中重要的元素,雉雞與東方的道的文化。
二、空候的課程發展
將【市場調查和網路直播經營】課程通過CDIO教學模式的應用,市場調查課程可以更加實踐導向,知 道地方社區的需求,空候運動遊戲的納入幫助學生獲得真實的市場經驗,並培養他們的市調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對空候運動遊戲資料蒐集中反思和改進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課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和實踐,並將理論知識應用於真實的USR社區問題解決中。以CDIO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從問題的構思和設計階段開始,並通過實施和操作來實現他們的想法。
以AI協作設計SDGS海報,試舉例如下
三、遊戲競賽都需要規則的
空候遊戲規則通常由兩個人或兩個小組進行比賽,每個小組各有四個小布袋子(bags),每個小組佔據一個板面(board),板面通常是長方形,上面有一個圓形的孔(hole)。比賽的目標是將小布袋子投進對方的板面上的孔內,並獲得分數。投手必須站在一定的距離之外,並輪流投掷小布袋子。比賽中得分的方式有兩種:如果小布袋子掉進孔內,得到3分;如果小布袋子落在板面上但沒有掉進孔內,則得到1分。比賽中獲得最高分數的一方獲勝。除了基本的空候遊戲規則外,還有許多其他變化和挑戰,可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例如,有些人會在板面上添加障礙物,例如瓶子或罐子,以增加投擲的難度。此外,Cornhole遊戲也有許多不同的主題和設計,例如軍事、季節、假日等,可以讓玩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和主題。
會議溝通會議溝通:經過一連串的會議溝通形成初稿
第一:搭配課程推廣活動從校園師生玩起。
第二:旗山文化園區及武德殿操場駐點推。
第三:邀請社區參與形成競賽練習與健康運動推廣。
第四:形成遊戲規則(包含遊戲競賽規則、時 程、地點、費用等)。
第五:結合地方活動,搭配市集與在地活動推廣 在地社區特色產品與族群融合目標。
四、來自在地的聲音
以下競賽想法來自仁和雅蕭班長、圓富社區凡人創意工坊負責人洪瑞發、以及高雄市山澗八里永續促進會理事傅坤志等。
空候推廣備忘
空候推廣方案:空候不空候競賽,以分區分月競賽模式產生季冠軍。
策略設計:
三月、四月提供每周定期練習地點,五月開始報名收集參賽隊伍配對,安排七月起的比賽時間表並公告。
有意參賽及已經報名隊伍排練習,每週末在旗山國小對面圓富市集、每隊練習時間上限一小時登記制,現場登記與事先線上登記皆可以,練習現場由實踐大學排引導人員(由課程產出已訓練過的學生擔任),進行五至十分鐘的解說、練習等。時間到即需離場,除非無隊伍排,尚未輪到練習的隊伍至文化園區,二樓第一間教室休息聽咖啡故事。
各隊在七月正式比賽前各自練習,需要的器材自行準備不需同格式,主辦單位提供每個隊伍一次交流,交流以比賽用的玉米袋板來進行,至各隊現場交流的時間為一小時,內容含丟擲練習、規則、緣起等。
七月起依照報名隊伍數目排賽程,進行月冠軍挑戰賽七八九月冠軍,在十月泥巴節進行總冠軍的決賽。
PS. 獎品安排方面每個月的冠軍禮物,邀請在地結盟廠商提供一樣共組,以小量多樣製造大家相認識為主,總冠軍則是獎金制經濟鼓勵為主。
前期準備事項
-
製作比賽用板
-
比賽用玉米袋兩套推廣影片一支
-
種子解說員15位(實踐大學課程)
-
行銷文稿 5則起(實踐大學課程)
-
比賽期計分員15位&募獎金禮物